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测评

语文何为,语文如何教与学

867HJcbeopms 2024-01-18

语文何为,语文如何教与学,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

澎湃新闻:这种评点的方式我感觉有点像脂砚斋评《红楼梦》的方式,现在好像很少有人这么做?

倪文尖:以我所见,确实不多,因为很难发表啊,因此它就计不进学术成果。我们现在的学术生产方式多半是西方来的,人文学术也就深刻地受制于此。我大概有点另类吧,觉得有乐趣、有挑战性,就这样做了。也因为我看到了《学本》的意义,所以做起来还有点乐此不疲的意思了。这种评点要做得好,是有难度的,因为不可以空口说瞎话,而必须找到文本里准确的落点,文字呢,也要简练而循循善诱才好。实话说,这套书里的评点,我也不敢说质量都算上乘,但我特别希望同道之人能够不吝赐教,也希望同道越来越多。或许这也只能是个奢望。

澎湃新闻:新课标语文学本最早出版,是因为当时社会上的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忧思。你认为20年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有在变好吗?

倪文尖: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有喜有忧:有一些方面有很大进步,有一些方面是老问题还没解决,有一些方面是新问题又冒出来了。

好的方面。首先从顶层设计来讲,语文学科在新世纪以来慢慢聚集了一批人,建构起了一个学科平台。这是语文进步最大的一个方面。而新课标尤其是2017版的课标,我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版课标。还有,这些年来的中考和高考,命题质量总体上也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家长的素质也在提高。另外,资本进入社会教育机构,当然带来了很多问题,但也有个好处,就是有些大机构也开始做课程研发了。虽然资本受利益驱动,课程研发的立意总体不高,以应试为主,但在某些问题上甚至也可能是动力十足的。

再说问题。首先,老问题就是语文应试和语文素质究竟是什么关系?搞不好就变成了“轰轰烈烈谈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不少地方,学生的负担其实是越来越重,语文学习的热情也令人堪忧。新问题呢,就是语文领域的新概念、新说法太多,跟风者也太多,到了教学一线也不能免俗。而资本的进入还强化了这一点,许多概念都是投资的“风口”,这就格外地急功近利了。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很难,我就先说前提性的两点吧:一是建立一个理性的、哈贝马斯意义上的讨论语文的公共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来,任何人也都必须体认语文教育的难度,必须理性地对话。还有一个,就是语文老师的专业化,因为教师素质是根本。

学校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学?

澎湃新闻:《学本》里提到一个理念“语文是可以教的”,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提出的。这确实也是很多人的疑问。我们的语言是在家庭社会环境中习得的。语文的基础是我们的母语,那么学校里的语文教育该教什么?学什么?

倪文尖: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其实部分地回答过了,说语文“可教”或“不可教”,应该都是常识,也都不无道理。所以,就特别需要把我的说法语境化。我开始构想《学本》之时,整个社会偏向的思潮是强调语文不可教的。“不可教”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按照王荣生老师提出的“语文教育研究七层面”的说法,第一层是语文活动的层面,我们生活着就是在语文着,对不对?第二层是语文学习的层面,但这里的语文学习并不完全是指课堂学习,看看闲书,读个微信,打个电话都不妨说是语文学习的。所以这两个层面的语文,就是不在教、不可教或者不必教的。

但是,语文教育还有一个我强调的层面,就是学校语文教育,就是由语文课程、教材与教学构成的存在,其核心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那么,在这个层面上,是不是可以“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呢,好像也是可以的,所以很多人就进一步认为语文不可教了。但是你仔细想想,如果我语文学习能力弱,或粗暴地说我是个笨人怎么办?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前面说的特别看重的八个字,“全面素养,全体学生”。“全面素养”是“五棵树”的根基,谈得已经够多了,现在要强调的是“全体学生”。

学校教育本来就该是社会公平公正的一个矫正器。学校教育就是要让全体进到学校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教科书,面对同样的老师,通过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来尽可能消弭学生之间的既有差距。这是学校教育的使命。那么,如果学校教育也认为语文“不可教”,让学生到了课堂也仿佛是在家里读读书一样,那不是失职吗?学校教育的社会使命不是无法完成了吗?这背后不是可能带来更大的社会不平等吗?因此我曾经还有一个分析,核心意思是,有些语文新理念在教学法上,其实是有意无意的精英主义,只想到了给聪明人讲怎么学语文,而压根没考虑语文学习能力弱的人怎么来学语文。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说“语文是可以教的,学校语文教育责无旁贷,语文助学读物大有可为”。同样地,我还说“现代社会需要现代教育”。这句话也是有针对性的,回到私塾时代,摇头晃脑“妙哉妙哉”,全靠学生自己悟,这当然是倒退。因而,“现代教育需要加强科学性,需要讲求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然后我说,“旗帜鲜明,反对语文的神秘化,反对将课标玄虚化”,我认为,《学本》就是在脚踏实地,深化、细化、具体化“新课标”理念,创造性地落实、优化“新课标”实践。

事实上,我在《学本》里写得很清楚:“语文有可教、好学的方面,也有不怎么可教、不大好学的方面,甚至还有不必教的方面。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语文基本素养,语文学习的许多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甚至是习惯,是可以教也好学的,是能够训练学得、浸润习得的。综合、灵活和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与应用,即便就学校语文教育而言,不怎么可教,不大好学,也是可以在长期的语文生活中不断提高其水平的。”

总而言之,《学本》是充分意识到了“语文不可教”的存在,而又更扎实地做更多“语文可教”的事;《学本》是希望推动整个学校语文教育界不断拓展“语文可教”的地盘,而又头顶着“语文不可教”的意识观念和“那束光”,在教语文的时候不死板,而注重开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意识、有方法地以思维来带动课堂教学,以具体的明言的知识和默会的知识相互穿插的方式来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

澎湃新闻:现在对英语十分重视,你觉得语文教育是否被弱化了?

倪文尖:前些年有这样的现象,这两年应该说有所好转。但我们还不能太乐观,因为,假如语文教育的魅力搞不过外语教育,语文教学的成效搞不过外语教学,那么,语文教育研究者是有责任的。现在国家是保护语文教育的,但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快乐愉悦地花更多时间精力在语文学习上,我们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澎湃新闻:很多人在学习上是有功利心的,比如认为学英语是掌握了一门语言工具,是有可见的实际用处的。学语文的“用处”是什么?还是说我们对待语文不该抱有这样的功利心?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语文?

倪文尖:这个问题也很好。我觉得学语文既要无功利心,又要有功利心。这就像你说,手是我们的工具呢,还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你要做一个中国人,说起李白、杜甫、鲁迅,你一点反应也没有,这怎么行?我看这可能连谈个恋爱都不行,对方会觉得你修养太差了,素质不行。说得玄乎一点,语文是无用之大用。所以,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习语文,我的建议是,在生活中学习是平常心,在自觉学习的时候,那还得有虔敬之心,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虔敬之心,对人文经典的虔敬之心,对人与人之间表达和交流的虔敬之心。

来源:澎湃新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兜雅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