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测评

索尼24 240试拍 24240镜头和d810

867HJcbeopms 2024-04-15

一、索尼微单24-70和24-105镜头镜头先那个,视频和拍照片兼顾

从拍摄视频与拍摄照片这两方面需求来看,不管是24-70还是24-105,都足以胜任。……虽然24-105的焦段相对宽泛一些,但是24-70拍不到的,它也同样拍不到……所以,这两支镜头虽然焦段不同,但是可以认为是同一类镜头(以焦段来分析),因此,选择哪一个,都是可以的。

但是,从镜头的档次以及画质上,24-70镜头与24-105镜头就不一样了……24-105镜头的定位,就是套头……这个定位决定了它的性能一般,画质一般……而24-70则不同……F4的24-70是小三元级别的镜头,F2.8版本的24-70是大三元级别的镜头……这可是绝对的牛头!其画质在变焦镜头当中是最高的。所以,如果追求绝对性能,当然是选择24-70更棒了……

当然了,最终如何选择,还要看用户自己的想法……自己觉得好的镜头,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支镜头!

二、索尼a7r2***24240镜头和d810***24120镜头***该如何选择

我就是索尼a7m2的用户,我觉得楼主可以考虑a7r2.

相比起尼康的d810,索尼a7r2的特点,首先在于它是4000万像素的拍摄,在后期上有很大的裁减空间,而且他的峰值对焦也非常的好用,使用峰值对焦时一些老的手动镜头都可以重新焕发第二春,另外索尼的无反设计,使得它的液晶屏幕直接就能显示出拍摄效果,每调节一次参数屏幕都会发生改变,按下快门拍下的就是屏幕上当时显示的照片,实现所见即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减少了去试拍的时间,就不容易损失一些非常珍贵的转瞬即逝的拍摄机会。

相比起尼康的24-120毫米焦段,索尼的24-240毫米焦段更加的好用。同样是长焦段覆盖的镜头,240毫米焦段有一个非常长的一个长焦,他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可以拍出非常锋利的边缘和轮廓,并且可以让背景压缩的很厉害,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另外在拍摄远距离物体的时候,240毫米长焦配合a7r2的4000万像素像素,在后期的裁剪上可以裁剪出来尺寸非常大的一张清晰度很高的照片。

当然,索尼的相机也有一些缺点。它的电池特别不耐用,如果题主要出门拍摄的话,至少要准备三块电池才可以。而且a7r2因为拍出来的照片尺寸特别大,raw1张就有一百兆左右,所以说在进行连拍存储的时候以及回看照片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一些卡顿。

三、索尼24105怎么拍微距

1、索尼 24105不能拍微距;

2、微距题材至少需要 1比 1的放大倍率,(更大倍率的当然更好,目前已知更大倍率的镜头是老蛙的 5比 1微距镜头),最差的 1比 2倍率镜头的出片已经是伪微距了,索尼 24105只有在长焦端有 1比 3.2( 0,31X)倍率;

3、镜头放大倍率是指被摄物大小和在传感器上影像大小的比例。以拍直尺为例子,全画幅相机的传感器是 24mm宽, 1比 1放大倍率拍出的长度就是 24mm,而用 1比 3.2倍率拍出就是约 76.8mm。索尼 24105的倍率不够;

4、微距题材需要比较高的分辨率,索尼 24105在普通镜头中算是分辨率不错,但与微距镜头相毕,差距甚远,不足以细致描绘局部细节;

5、索尼 24-105的最近对焦距离是 0.38米,有点远,同焦段的微距镜头(百微)对焦距离都要在 0.3米或者更近;

6、索尼 24-105不能拍微距,最多拍个特写,或者叫“伪微距”。

四、高端进阶必备 索尼FE 70-200mm GM评测

【IT168评测】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索尼不负众望发布了三款索尼G大师镜头,预示着索尼E卡口大三元镜头时代的来临。今天的主角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就是其中一枚。作为一枚G大师镜头,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配置可谓豪华。机身

除了配备1片XA(非球面)镜片、4片ED(低色散)镜片、2片超级ED镜片、索尼纳米增透膜技术外,这支镜头还内置图像稳定器、环形超声波马达传动装置负责驱动前方对焦系统以及其具备防尘防滴能力。这款镜头的出现,势必会成为无数摄影爱好者迈向专业摄影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支镜头。

"主要参数:

镜头结构:18组23片

光圈叶片数:11片

最近对焦距离:0.95m

滤镜尺寸:77mm

最大放大倍率:0.25x

镜头重量:1480g

镜头尺寸:88×200mm

"优点:

1、11片圆形光圈叶片设计,焦外柔和、自然

2、

色散、畸变、暗角等

控制出色

3、

坚固金属镜筒,具备防滴防潮的密封结构,实现全天候拍摄

4、白色镜身,颜值高

"不足:

1、售价较高

2、对焦速度一般

"购买建议:

"

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镜头作为一枚G大师镜头,

在配置上可谓奢华,除了配备1片XA(非球面)镜片、4片ED(低色散)镜片、2片超级ED镜片、索尼纳米增透膜技术外,这支镜头还内置图像稳定器、环形超声波马达传动装置负责驱动前方对焦系统以及其具备防尘防滴能力。所以在色散、畸变、暗角等方面,控制都不错,和非索尼G大师镜头相比优势明显。因此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

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

是颗优秀的镜头,无愧于G大师镜头称号。如果你有望远的拍摄需求,对虚化和画质等各项表现都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这枚FE 70-200mm F2.8 GM OS的确是你的好选择。

其实如果你是使用索尼全画幅微单又有长焦拍摄需求的用户,除了此次说的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外,还有索尼FE24-240mm F3.5-6.3 OSS、索尼FE70-200mm F4 G OSS以及索尼FE 70-300mm G。当然还可以转接佳能、尼康的镜头。

虽然焦段是补上了,也可以自动对焦,但笔者不推荐干活儿时候这样使用。因为对焦的速度即使转接环做得再好,都不会比原生镜头来得更灵敏、更快速。

对于旅游爱好者或者普通家庭用户来说,显然

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更适合你,从广角到长焦一应俱全。而如果你是专业摄影师,索尼FE70-200mm F2.8 GM就是中长焦端最好的选择,买它准没错。而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或者是追求轻便的摄影师,手上并没有大概2万块钱来选择索尼FE70-200mm F2.8 GM。你还有索尼FE70-200mm F4 G OSS以及FE 70-300mm G可以选。它们的对焦速度和画质并无明显差异而且体积、重量,甚至是价格上都比较相似。在相同距离之下,300mm F5.6的散景表现,会比200mm F4明显。所以如果浅景深是你追求的,索尼FE 70-300mm G更有优势。而且300mm端对空间的压缩感也是200mm绝对达不到的,不管你用什么光圈都一样。再有就是你的拍摄题材如果包括花鸟,相信300mm端的优势不用我多说。

而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优势在于

有F4的恒定光圈、更好的用料、更高阶的对焦马达、两段手震补偿系统,而且镜头也是白色的!所以各位在选择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拍摄经验与兴趣,多多考量自己的需求来作选择。所以我建议你有机会到现场试试实际握持的手感、外观设计、对焦速度与景深的差异,应该可以帮助你决定哪颗镜头会更适合你。

"1、亮眼白炮做工扎实

【图集】高端进阶必备索尼FE 70-200mm GM图赏

索尼G大师镜头FE 70-200mm F2.8 GM OSS的镜头尺寸为88mm×200mm,重1480g。索尼A7RII搭载这枚镜头后,整体还算协调,轻巧便携是别想了。不过如果能获得高画质,再加上灵活性很好的镜头,这样的搭配也可以接受。

"2、画面锐利令人满意但并无完美

我们使用索尼A7RII机身搭配

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镜头各档光圈进行样片拍摄,并截取画面中央和边缘100%放大截图进行对比:

▲70mm端分辨率测试

从70mm端实拍样张的100%放大截图来看,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镜头在F2.8光圈下中心就已经很锐了,边缘画质稍微有点肉。当光圈收缩至F4时,中心分辨率有明显提升。而边缘分辨率则要收缩到F5.6之后才提升明显。从F16开始出现轻微下降现象,但是全程锐度都非常不错。总体来看,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镜头全程表现出锐利的画面细节,即使光圈全开日常拍摄也足够了。

▲20

0mm端分辨率测试

20

0mm端实拍样张整体比70mm端差一点点。

在F2.8光圈全开时中心和边缘画质都有点肉。但是当光圈收缩至F4时,中心分辨率有明显提升。而边缘分辨率依然要收缩到F5.6之后才提升明显。和70mm端相同,画质从F16开始出现轻微下降现象。总体来看,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镜头画质表现无愧于G大师镜头称号,日常使用稍微缩小一档光圈画质表现便令人满意。

搭配上A7RII实拍效果非常出色

3、暗角整体控制不错光圈全开轻微可见

在暗角控制部分,我们分别拍摄了这款镜头70mm和200mm两端的样张进行对比。

70mm端暗角测试:

200

mm端暗角测试:

从实际测试来看,这款镜头70mm端在F2.8到F4的大光圈下出现一定暗角,在F5.6到F22之间表现不错。而200mm端则要F8之后暗角消失。整体来看暗角并不严重,日常拍摄时建议开启机身暗角矫正功能、或者适当缩小光圈,暗角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抑制。而且还可以后期处理掉,因此不需要过分担心。

"

4、轻微畸变日常拍摄影响不大

▲70mm畸变测试

▲20

0mm畸变测试

整体来看,这枚镜头畸变并不明显。仔细观察会发现,在70mm端,会出现轻微的桶形畸变,而在200mm端则会有轻微的枕形畸变出现。

畸变对于70-200mm镜头来说无法避免,不过也是可以通过后期软件修正的,因此也不必担心。

"

5

轻微紫边现象抗眩光、鬼影表现出色

▲70mm端紫边测试

▲20

0mm端紫边测试

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

内置

1片XA(非球面)镜片、4片ED(低色散)镜片、2片超级ED镜片

,可以有效校正大光圈下的色散。从上面实际拍摄截图中可以看出,

紫边被很好抑制,除了在70mm端光圈全开时,能感觉到有轻微紫边存在外,再很难察觉。整体来看该镜头紫边控制非常不错,用户可在大光圈下尽情拍摄,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紫边影像画面效果。

6、眩光可见建议使用遮光罩:

上面测试可以看出,在未使用遮光罩的前提下,在某些特定角度逆光拍摄时是可以看到眩光和鬼影。不过实际拍摄中

,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角度避免。或者,装上镜头遮光罩,也可以大幅降低眩光的发生机率。

"7、虚化明显光圈全开有

口径蚀情况出现

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镜头为了

保证柔和、自然的焦外虚化效果

使用了11叶片圆形光圈,那么这款镜头的实际表现如何?

70mm虚化测试:

"200mm虚化测试:

从白天拍摄的室外样张来看,

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镜头的在全开光圈下的虚化效果非常明显,焦外虚化效果还是比较柔和自然的,而且没有明显的二线性出现。

而室内的样张来看,虽然背景光斑没有出现“洋葱圈”现象,但是使用大光圈拍摄还是有

口径蚀情况的出现,虽然口径蚀是任何镜头无法避免的一种现象,但是或多或少地对照片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弥补。

"

8、防抖效果明显建议日常开启

▲防抖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启防抖后,我们可以在1/25s时还可以手持进行拍摄。而当将防抖关闭以后,快门速度低于1

/100s,画面便不可用。因此防抖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日常使用中,为了保证拍摄成功率,建议开启防抖。

"9、实拍样张:

【图集】高端进阶必备索尼FE 70-200mm GM样张

"

10、总结

"

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镜头作为一枚G大师镜头,

在配置上可谓奢华,除了配备1片XA(非球面)镜片、4片ED(低色散)镜片、2片超级ED镜片、索尼纳米增透膜技术外,这支镜头还内置图像稳定器、环形超声波马达传动装置负责驱动前方对焦系统以及其具备防尘防滴能力。所以在色散、畸变、暗角等方面,控制都不错,和非索尼G大师镜头相比优势明显。因此

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

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

是颗优秀的镜头,无愧于G大师镜头称号。如果你有望远的拍摄需求,对虚化和画质等各项表现都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这枚

FE 70-200mm F2.8 GM OS

的确是你的好选择。

其实如果你是使用索尼全画幅微单又有长焦拍摄需求的用户,除了此次说的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外,还有索尼FE24-240mm F3.5-6.3 OSS、索尼FE70-200mm F4 G OSS以及

索尼FE 70-300mm G

。当然还可以转接佳能、尼康的镜头。

虽然焦段是补上了,也可以自动对焦,但笔者不推荐干活儿时候这样使用。因为对焦的速度即使转接环做得再好,都不会比原生镜头来得更灵敏、更快速。

对于旅游爱好者或者普通家庭用户来说,显然

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更适合你,从广角到长焦一应俱全。而如果你是专业摄影师,索尼FE70-200mm F2.8 GM就是中长焦端最好的选择,买它准没错。而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或者是追求轻便的摄影师,手上并没有大概2万块钱来选择索尼FE70-200mm F2.8 GM。你还有索尼FE70-200mm F4 G OSS以及

FE 70-300mm G可以选

。它们的对焦速度和画质并无明显差异而且体积、重量,甚至是价格上都比较相似。在相同距离之下,300mm F5.6的散景表现,会比200mm F4明显。所以如果浅景深是你追求的,索尼FE 70-300mm G更有优势。而且300mm端对空间的压缩感也是200mm绝对达不到的,不管你用什么光圈都一样。再有就是你的拍摄题材如果包括花鸟,相信300mm端的优势不用我多说。

而索尼FE

70-200mm F4 G OSS优势在于

有F4的恒定光圈、更好的用料、更高阶的对焦马达、两段手震补偿系统,而且镜头也是白色的!所以各位在选择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拍摄经验与兴趣,多多考量自己的需求来作选择。所以我建议你有机会到现场试试实际握持的手感、外观设计、对焦速度与景深的差异,应该可以帮助你决定哪颗镜头会更适合你。

▲微信扫码关注更多干货顷刻拥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兜雅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