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

为什么说云南大叶种与滇外小叶种,是分别起源,独立发展的结果

867HJcbeopms 2024-01-23

为什么说云南大叶种与滇外小叶种,是分别起源,独立发展的结果,一起来阅读精彩内容。

书接上文,在日常称呼中,我们通常不把普洱茶的原料叫做“普洱茶种”或“阿萨姆种”,而称作云南大叶种,大树茶,乔木茶等等,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其用料的特点,以及区别其他省份茶叶所用的小叶种和灌木状茶树,也引申出云南大叶种与滇外小叶种的两大差异:叶片与树型。

只有在云南才能见到的“骑树采茶”

叶片与树型下的茶树分类

先来解释叶片,测得成熟叶张的叶长和叶宽后,将二者相乘,由于叶片形状通常近似于椭圆,因此还要再乘以0.7,根据叶张的面积大小,可将其分为特大叶、大叶、中叶、小叶,其中:

大于或等于60cm²的,属于特大叶;

大于或等于40cm²,小于或等于60cm²的属于大叶;

大于或等于20cm²,小于或等于20cm²的属于大叶;

小于或等于20cm²的,属于小叶。

需要强调的是,由叶片面积概念得来的小叶或大叶,与植物分类学上的“大叶种”、“小叶种”并不相同,大、小叶种的区别不仅仅在叶片大小,比如所谓的“倚邦小叶种”,在种质上仍属于云南大叶种(阿萨姆种),贵州一些茶树的叶片按面积是特大叶,但种质仍然属于滇外小叶种(茶种)。

而根据树型差异,又可将茶树分为灌木、小乔(又称半乔,矮乔)、乔木、伟乔等类型,其中乔木型茶树的植株高大,在树姿上可进一步细分为“垂直生长,主干直达树冠,分枝角度小,树冠紧束”的直立型,以及“主干相对较短,树幅向周围生长”的“半开张型”。

小乔型茶树的植株比乔木型茶树稍矮,树基部的主干明显,在树姿上有介于“直立型和“开张型”之间的,也有介于“开张型”和“半披张型”之间的。灌木型茶树的区别则更加明显,具有主干不明显,根颈处分枝,1.5米以下,多为开张型等特点,

解释这么多教科书概念,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些因树型和树姿引起的常见误区,比如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台地和古树的料子不一样,古树是乔木茶,台地是灌木茶”,这句话的前半句模棱两可,后半句则是完全错误的。

自然生长是衡量茶树树型和树姿的前提,而台地茶低矮的树姿是人工培育和管理的结果,如果能在相对自然、开阔的环境生产,没过几年就会恢复原有的乔木、小乔木型,这是其种质所决定的(云南台地茶基本都为乔木或小乔型的无性系品种),一些台地茶在进行疏养撂荒等改造后,树姿也都有所拔高。

再比如近些年被市场热捧的“高杆”概念也是如此,在有着“绿色沙漠”的雨林环境中,茶树只是无数树木中的一种,零星散布在密集的雨林植被当中,需要与四周的高大乔木抢夺光照,因此不会在没有阳光的低矮处形成枝丫,而是拼命往高长。

多年后,这些地区就形成了像电线杆一样的古茶树。由于古茶树枝权较少,树干笔直高大,大部分都是5 ~ 8米的老树,其中最高的已经超过12米,市场称其为“高杆茶”,但“高杆”型树姿是雨林植物残酷阳光竞争的结果,茶树本身不一定就是乔木型或直立型,也有可能是小乔木型或半开张型。

有茶友看到可能会问:不是说植物进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吗?那这些“高杆”茶在千百年过后,会不会真的演化成又高又大的新树种?实际上,茶树的叶片大小与主干高低,可能会随生产环境发生一定变化,但种质和树姿的改变却没那么容易,而且还要遵循一条不可逆的演化规律:大叶向小叶演化,乔木型向小乔木型、灌木型。

在这个过程中,茶树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内含物质会逐渐减少,茶树核心器官还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如花瓣由丛到单,果实由多室到单室等,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百代,上千年。因此为了更好的归纳,学界将茶树分为了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这三类演化类型。(未完待续...)

普洱茶与其他国产茶所用原料差异表

云南大叶种/中国大叶种(阿萨姆种及其变种)

滇外小叶种/中国小叶种(茶种)

地理分布

云南及周边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滇西南的版纳,普洱,临沧等地为核心茶区,滇中的大理、楚雄、昆明等地为过渡茶区

秦淮线以南中低海拔广泛存在,以浙江、安徽、贵州、福建为主要产区

树型

小乔木型最多,乔木型为次,罕有灌木型

灌木型最多,小乔木型很少,基本没有乔木型

耐寒性

较弱,极端低温耐受零下5℃(一说零下3℃)

较强,极端低温耐受可达零下15℃

紫外线耐受性

较耐受

较不耐受,易发生日灼伤

抗逆性

抗逆性差,无法在秦淮线以南的江南、江北等地生存

抗逆性较好,耐寒,耐旱,曾有山东、海南等成功移植栽培案例

叶片外在特性

大叶最多,次为中叶,再次小叶,特大叶最少

小叶居多(无性系品种,等高条植扦插苗工艺,属人工干预结果)

大而柔软,革质层薄

小而脆硬,革质层厚

叶片内在组织(不同茶树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

气孔稀而大(促进散热)

气孔密而小(利于促进水分蒸发,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栅状组织1层,适制香气内敛不高扬品种

栅状组织2-3层,叶绿体多,有利于光合作用,且胡萝卜素、叶黄素高,易制成高香品种

海绵体发达,有利于储存碳代谢物质,故滋味饱满浓厚

海绵体不发达,故滋味欠厚

叶肉中的栅状组织与海绵体差别(茶叶风味差异的关键因素)

1:2到1:3之间

1:1至1:1.5之间

茶多酚(以儿茶素为主,约占70%)

含量高,口感较浓厚,苦涩强,利于发酵加工

含量略低,滋味较清淡

氨基酸(其中茶氨酸为茶叶特有)

绝对含量不低,但相对比例略低

在品种之间含量不同,普遍比例略高于阿萨姆种,得于形成较好鲜爽度和高香

茶多酚含量与氨基酸含量的比值(酚/氨比是决定茶叶适制性和口感风格的关键因素)

较高

较低

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

含量高,苦较重,经发酵后与其它物质络合后,可呈甜、滑等特质

含量略低,苦较轻

EGCG/ECG(能直观反映茶树种属的不同)

平均约为1.32,抗氧化效果强,苦涩度高,收敛性强

平均约为3.56,滋味柔和,苦涩度低,收敛性弱

总糖(包括呈甜味、单糖、双糖、多糖、淀粉、果胶、纤维素等)

个体差别较大,但果胶、淀粉普遍含量高

个体差别大,不同省份,不同品种的茶叶无法就总糖指数上横向比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兜雅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